增生型造山带是大陆地壳生长最显著的地区。增生型造山带往往具有漫长的演化历史。但是,其增生过程与地壳生长的关系还不明确,同时对增生型造山带地壳生长的方式和过程还缺乏详细的研究。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岩石学学科组博士唐功建及其合作者总结和研究了新疆北部古生代基性岩和花岗岩的元素地球化学数据(~2100组数据)、全岩Nd同位素(860组数据)以及锆石Hf同位素(~4000组数据)数据,计算不同时代新生组分的比例和地壳生长速率,以此来解释岩浆的形成与动力学过程之间的关系(如图)。
(a)花岗岩年龄频谱与面积对比;(b)花岗岩的锆石Hf同位素及新生地壳组分比例和地壳生长速率计算结果。
研究发现新疆北部超过90%的新生地壳形成于非常短的时间间隔,天山和准噶尔主要在300±10 Ma(~30-40 Km3/Km/Ma),阿尔泰主要在400±20 Ma(~30 Km3/Km/Ma),而其经历了长期的俯冲增生过程(~500–300 Ma)。地壳快速生长时期的岩浆岩具有高的Nb/La比值和低的La/Yb比值,这显示地壳的快速生长主要与伸展的构造背景相关。
该研究成果提出增生型造山带虽然经历了长期的俯冲增生作用,但地壳的生长主要在短时间内形成,与伸展的动力学有关。同时,这也是第一次系统定量估算了中亚造山带地壳生长速率。
该研究近期发表在国际地学期刊《地球与行星科学快报》(Tang,G.-J.,Chung,S.-L.,Hawkesworth,C.J.,Cawood,P.A.,Wang,Q.,Wyman,D.A.,Xu,Y.-G.,Zhao,Z.-H.,2017.Short episodes of crust generation during protracted accretionary processes:Evidence from Central Asian Orogenic Belt,NW China.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464,142-154)。
免责声明:矿库网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为了传递信息,我们转载部分内容,尊重原作者的版权。所有转载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